发布时间:2025-11-10 文章分类:综合环保百科 阅读:次
走进商场、地铁、卫生间等公共场所,偶尔飘过的异味总让人不适,但你知道这些臭味其实各有“来头”吗?
生物性异味:卫生间、垃圾站的“重灾区”。主要来自人体分泌物、食物残渣等,经细菌分解后产生氨气(尿骚味)、硫化氢(腐臭味)等,温度越高、湿度越大,细菌繁殖越快,异味越明显。
化学性异味:多见于新装修的公共场所。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、苯系物,清洁剂残留的化学挥发物,混合后会形成刺鼻气味,长期接触还可能影响健康。
环境混合味:人流密集场所的“隐形杀手”。上千人的呼吸、汗液、化妆品气味混合,再加上通风不足,就会形成闷浊的“空间味”,尤其在夏季空调房里更易积累。
这些异味不仅影响体验,某些高浓度气体(如硫化氢)还可能刺激呼吸道,因此公共场所除臭绝非“小事”。
很多人以为除臭就是喷香水、放香薰,其实这只是“以香遮臭”的临时办法,真正有效的除臭需要“标本兼治”:

•第一步:源头控制,减少异味产生
垃圾站需做到“日产日清”,垃圾桶加盖密封;卫生间及时清洁,安装防臭地漏;新装修场所加强通风,选用环保材料降低化学挥发。比如商场的垃圾处理区,可设置负压排风系统,直接将异味抽排到室外。
第二步:主动分解,
让臭味“消失”而非“隐藏”
传统香薰只能掩盖气味,而现代除臭技术更注重“分解”:
◦生物酶制剂:通过微生物吞噬异味分子,适合处理卫生间、垃圾站的生物性异味;
◦活性炭/除甲醛、除味剂:前者吸附异味,后者分解甲醛、TVOC等化学物质,常用于新装修区域;
◦臭氧消毒:定期对密闭空间(如夜间的电梯、更衣室)进行臭氧处理,能杀灭细菌、分解异味,但需注意无人时使用,避免对人体造成刺激。
•第三步:通风辅助,
让新鲜空气“循环起来”
再好的除臭剂,也离不开通风系统的配合。大型商场、地铁站应保证新风量≥30m³/(人·h),卫生间、地下车库等区域可安装强排风扇,形成“进风-排风”的良性循环,从物理层面减少异味堆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