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19 文章分类:室内装修百科 阅读:次
7月2日,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发布《家居人造板材健康消费指南》。指南以科普形式引导消费者走出“以名判质”的误区,了解标准差异,掌握分级选购方法,并识破营销陷阱,推动消费者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向主动理性决策,从而提升百姓的家居环境安全感。
人造板是以木材或非木材植物纤维材料为主要原料,加工成各种材料单元,施加(或不施加)胶黏剂和其他添加剂制成的板材,主要包括胶合板、纤维板、刨花板等。人造板经涂饰或以各种装饰材料饰面后,主要用于衣柜、橱柜、桌面、床体、木门、地板、墙板等家居制品生产。当前,家居人造板材市场存在环保标准多样、认证标识繁杂、信息不透明、宣传与实际效果脱节等问题,尤其是围绕甲醛释放量的片面解读与概念炒作现象频发
业内人士表示,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一些产品,他们也很难辨别。对此,消费指南介绍了胶合板、纤维板、刨花板的定义,并给出市场“用语”。以刨花板为例,市场常见名称是颗粒板、实木颗粒板、碎料板、欧松板、澳松板、禾香板、芦花板等。同时,说明了人造板材甲醛释放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添加的胶黏剂,家居人造板材中胶黏剂的使用必不可少,胶黏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造板材甲醛的“基因”,消解消费者一直以来对人造板释放甲醛的认识误区。
面对营销话术,如何辨别?
常见话术:“我们的产品是ENF级,就是无醛添加的人造板。”破解要点:ENF级是“无醛级”,和“无醛人造板”是不同的概念,前者属于甲醛释放限量等级的一种,聚焦于产品的甲醛释放量检测结果;“无醛人造板”特指生产过程中施加无醛胶黏剂或不施加胶黏剂,且不添加含有甲醛成分的其他添加剂生产,选购时需结合检验报告与胶黏剂类型综合判断。
基于人造板极限甲醛释放量,在满足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要求的前提下,确定室内空间的人造板承载限量,可有效保障家居环境的安全性。在居室中,除家具人造板材外,地板、门窗、墙漆、地毯、窗帘等装饰装修材料同样可能是“甲醛释放源”。因此,在人造板材类型和用量选择时,需根据人造板室内承载量计算结果,综合考虑居室中各类因素。除了甲醛等常见室内污染物,还应关注哪些指标?指南列举了静曲强度、弹性模量、内结合强度等参考指标。静曲强度数值越高,人造板材越结实、承重能力越强。弹性模量数值越高,人造板材具备更好的支撑性和稳定性,越不容易变形。内结合强度数值越高,表明人造板材内部结构越致密,越不容易出现分层、掉渣的情况。